多家物业公司因物业费问题宣布弃管引关注

近日,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,物业管理行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多地头部物业公司因物业费降费谈判破裂、收缴率低迷,纷纷宣布退出物业服务,引发广泛关注。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当前物业行业的经营困境,也暴露出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与信任危机。

低价竞争是弃管乱象的“元凶”,规范市场秩序刻不容缓。物业费低价竞争看似短期惠及业主,实则埋下服务缩水、企业亏损的隐患,最终损害的是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稳定。唯有建立科学定价机制,杜绝恶性竞争,才能让物业行业回归“质价相符”的正轨。辖区居民、律师王强强建议物业费按服务标准分级定价,明码标价,别让那些打价格战的搅乱市场,最后大家都住“烂摊子”小区。群众诉求聚焦“住有所管”,核心是“质价对等”与“权益保障”。业主并非不愿交物业费,而是反感“缴费不见服务”“弃管无人兜底”。许多反映问题的群众表示,物业要尽责、收费要合理、弃管要有预案,让“住得安心”不成为奢望。更有居民表示,只要能把卫生搞好、安保到位,“多少钱我们也愿意商量着来”。呼吁基层搭建沟通平台,推动业主与物业良性互动,把矛盾化解在源头。基层应建立预警兜底机制,压实多方责任。面对物业弃管,基层不能“等靠要”。专家建议提前建立物业资质审核、服务评估预警机制,对濒临弃管的小区,由社区牵头组织业主自治或引入应急物业,同时明确住建、街道、业委会的责任链条,避免“真空地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