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媒体炒作经济上行相关话题引发舆论关注

当前,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复苏转型的关键阶段,各项经济指标呈现温和回升的态势。然而,部分自媒体为片面追逐流量和点击率,通过曲解政策、夸大事实、编造谣言等手段炒作经济上行话题,对市场预期、企业运营和公众认知造成了严重的干扰,自媒体的相关行为引发了舆论的关注。

自媒体通过使用夸大词汇、曲解政策虚假传播政策信息,刺激了群众的情绪。部分自媒体通过夸大财政赤字率、货币投放规模,滥用“史诗级”“暴涨”等夸大性词汇刺激了受众情绪。经济学者表示,部分自媒体对于经济数据的误读放大了认知偏差,加剧了公众对经济政策的质疑,影响了政策传导效率,片面鼓吹不实虚假的观点也导致政策效果被削弱,严重影响了市场发展。

自媒体对经济政策进行了碎片化解读和选择性传播,导致了群众的误读。部分自媒体对政策片段化的解读让群众对政策产生了差异化理解。街道工作人员表示,针对这一乱象,首先要强化平台主体责任,平台要建立健全“审核-标注-限流-封禁”机制,针对涉及政策法规的不实信息和言论应该给予封禁,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正确看待经济发展形势,提高辨识能力。

为根本性治理自媒体经济信息失真的问题,需要构建“法治规范、平台治理、公众参与”的路径。完善法律建设、强化平台治理是核心和关键。新闻媒体记者表示,应该加速出台专项法规,明确虚构内容的法律边界与惩戒标准,针对涉及谣言建立快速响应机制,只有通过严格法规约束、平台责任落实等多维治理,才能让网络空间成为服务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助推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