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振兴政策下“乡村CEO”群体的现状反映

乡村振兴政策下“乡村CEO”群体的现状反映
foresee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动下,“乡村CEO”这一新兴职业群体逐渐走进大众视野,他们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,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契机,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。
职业化进程加速,但供需矛盾与能力短板凸显。自2021年腾讯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启动“乡村CEO培养计划”以来,全国17个省份309个县已累计培育6.6万名乡村经营人才。然而,农业农村部2024年调研显示,全国98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,专业经营人才缺口仍达63%,且现有从业者中42%未接受过系统培训。参加过培训的从业者认为培训偏理论,实战课程少,很多新兴技能只能自己摸索。
职责定位模糊,协同合作存在困境。在实际工作中,乡村CEO与村两委的职责边界存在模糊地带。尽管乡村CEO被赋予“经营村集体资产”的核心职责,但43%的从业者反映与村两委存在决策冲突、沟通成本较高的困境,没有形成高效的协同机制。北京大学周黎安教授调研发现,部分地区将乡村CEO定位为村支书行政助手,导致其在项目招标、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缺乏自主权。佛山敦厚村职业经理人陈嘉奇通过“底价竞标+绩效分成”机制突破传统,但此类创新仍属个案。
政策支持体系待完善,应建立长远发展的保障与激励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,缺乏上升空间和职业荣誉感、薪酬待遇成为制约乡村CEO发展的重要因素。目前,仅12%的省份出台乡村CEO专项补贴政策,经济欠发达地区薪酬普遍低于城市同类岗位。中国社科院魏后凯所长指出,68%的乡村CEO依赖“基本工资+绩效”模式,缺乏股权激励等长效机制。腾讯“为村共富乡村”项目负责人陈晶晶透露,其培养的乡村CEO中,35%因“收入不及预期”在3年内离职。
所以,舆论建议政府需高度重视这些问题,通过加强职业能力培训、明确职责分工、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,为乡村CEO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,让他们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,带动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