擦边球消费贷业务将被禁止引关注

多家银行信用消费贷利率4月起将阶段性上调,利率3%以下消费贷或被叫停。消费贷一般不需要抵押物,多采用纯信用的方式,所以它有很多“妙用”。所谓“妙用”,就是打擦边球。比如以消费的名义把钱贷出来,去支付房贷或首付款,归还民间借贷,甚至炒股。这在消费贷的历史上,一直存在而无法根绝。

监管套利与系统性风险的双重驱动或是消费贷将被禁止的原因。部分保理公司通过虚构贸易背景,将个人消费债权包装成企业应收账款进行融资,实质是利用监管空白从事类消费贷业务。此外,此类业务因缺乏个人征信体系支撑,易引发系统性风险,网民支持监管,认为必须重拳打击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,名为保理、实为放贷只会让金融创新成为坑民工具。

政策实施将引发行业洗牌与融资模式重构。政策将倒逼行业回归供应链金融本源,迫使企业转向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服务。舆论点赞深圳清理3537家非正常经营保理公司的举措,认为早就该清理这些伪保理了,行业集中度提升将倒逼资源向服务实体经济的机构倾斜。部分网民对被贷款的声讨持续发酵,呼吁建立金融消费冷静期制度,防止套路贷变种滋生。相关行业应重视技术赋能与监管创新协同推进以应对政策调整。政策调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,行业需以合规为底线,以技术为引擎,在服务实体经济中重塑核心竞争力。居民和律师认为技术不仅能提升效率,还能通过数据存证从源头防范欺诈,另外监管要精准,不要一刀切,允许合规创新先行先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