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痛金”走红 高溢价“痛金”惹争议

近期,黄金价格持续走高,“痛金”也在年轻消费群体中迅速走红。“痛金”即含有动漫元素、呈现动漫IP形象的黄金饰品或收藏品,而这些造型可爱的“痛金”正被部分年轻人视为“最保值谷子”。这一消费趋势正从小众的“二次元”圈子走向更广泛的年轻群体。

IP带来的情感连接让年轻人愿意支付溢价。“痛金”具有情感投射与社交货币的属性,而且黄金比纸片和铁徽章更不容易损坏生锈。年轻人的“入局”,率先为“谷子”创造了一条“黄金赛道”。消费者更关注黄金作为饰品的价值,同时设计还满足功能性、场景化、情绪满足等属性。来自佛山的消费者小君表示,“既让我开心又能保值,当然买!”

痛金的高溢价多为卖家饥饿营销策略。在社交平台上不遗余力宣传“痛金”保值的,绝大多数并非普通消费者,而是卖家在造势。北京仅3家门店售卖Chiikawa联名款,通过限量发售,推出城市专供款,制造稀缺性,激发年轻人的抢购欲望。IP收藏爱好者可以关注官方授权的限量款,在价格较低时入手,但要警惕二手市场的高溢价和所谓“限量”噱头。

舆论建议消费者理性消费,切莫冲动。消费者在购买“痛金”前,也应当理性看待营销话术,想清楚是为保值还是情感税,避免冲动消费。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,在营销过程中,“痛金”或存在涉嫌虚假宣传、信息不透明、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情形。“它们本质是艺术品,并非投资品。若商家刻意宣传保值、收藏价值,可能涉嫌虚假宣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