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宠物短剧走热引关注

近期,AI宠物短剧在短视频平台迅速走红,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等平台涌现大量“会演戏的猫狗”,单条视频播放量破亿、账号月涨粉百万的案例频现,引发舆论对AI宠物短剧的广泛讨论。

AI宠物短剧观众态度两极分化。不少观众表示这些内容“治愈解压”、“可爱又有趣”。一些观众称:“看见这只橘猫就像看见了我自己”,显示出强烈的代入感。还有观众认为这是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AI大胖孙子”,接受了这种新型情感寄托形式。然而,也有部分观众对质量表示质疑,认为AI生成画面存在“死鱼眼”、动作僵硬等问题,缺乏真实灵动性,部分剧情节“粗糙”、“无脑”,仅靠萌宠外表吸引眼球。

AI宠物短剧的兴起并非偶然,而是宠物经济、短剧热、技术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短剧热潮与宠物经济的碰撞为这类内容提供了广阔市场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,同期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.62亿。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幅降低了创作门槛与成本,使“一人一电脑”也能编织出萌宠影视梦。这些虚拟萌宠提供的“情感代糖”效应,让白天被KPI毒打的社畜们深夜能在AI猫狗身上找到共鸣和慰藉。

AI宠物短剧未来将向“高质感+强互动”演进。一方面,随着API开放程度提高和AI工具链不断完善,AI宠物短剧制作效率和质量将进一步提升;另一方面,创作者需平衡“猎奇”与“品质”,避免陷入低质同质化竞争。然而,平台政策变动和观众审美疲劳仍然是这一领域面临的不确定因素。